教学成果
《大别山精神》公选课第六课持续开讲

来源: 时间:2023-10-23 点击量:

     (通讯员:杨皓若)10月19日晚,由华中科技大学雷竞技ray官网开设的公选课《大别山精神》第六讲于东九楼B202开讲,本次课程由雷竞技ray官网青年教师马瑞主讲。



       课程伊始,马瑞老师邀请同学们分享了对大别山精神的理解,同学们与老师进行了积极互动,课程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下拉开帷幕。马瑞老师首先对大别山精神进行概述,并指出大别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创造的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马瑞老师带领同学们观看了讲述大别山革命历史的纪录片,并引导同学们思考大别山精神产生的背景。他总结到,大别山精神的形成是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边界地区的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与这一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随后,马瑞老师以“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两个关键词重点讲述了大别山精神的孕育和发展。他讲到,“朴诚勇毅”来源于大别山精神的孕育阶段,是董必武1920年创办武汉中学时为武汉中学制定的校训。其中“朴”就是艰苦朴素,“诚”就是忠诚、诚实,“勇”就是勇敢,“毅”就是要有恒心、有毅力,能够坚持。“不胜不休”来源于大别山精神的形成阶段。“不胜不休”源于红四方面军制定的军训,是指“不实现苏维埃新中国,不打倒帝国主义,就誓不罢休”。他指出,“朴诚勇毅”“不胜不休”这种原生态表述,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彰显了大别山精神的文化特质。



       为了增强课堂的趣味性、生动性,马瑞老师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大别山红色故事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感悟大别山精神。吴焕先将马克思肖像画请进中堂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当代赵子龙”张体学不顾危险保存军队钱财物资的故事,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清正廉洁;徐向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故事,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顾全大局、维护团结的优秀品质;王树声死里逃生、孤雁返延安的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诚信。



       伟业垂千古,精神励后人。大别山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和斗争精神,为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学习大别山精神,能帮助学生凝聚爱国之心、弘扬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走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肩负起时代使命,勇立时代潮头。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学院电话:027-87556742(院办)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务)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务)

学院邮箱:mkszyxy@hu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