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学成果汇总
一、国家级项目、一流课程、获奖等
(一)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
1.2023年度
重点项目:岳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一般项目:杨金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2.2019年度
一般项目:梁红,《思政课教师内生动力激发机制研究》
(二)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黄岭峻,教育部2020-2022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项目
(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
1.2021年度
一般项目:成良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性提升研究》
2.2020年度
一般项目:杨昌华,《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维方式转换研究》
(四)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深度中国》:负责人:黄岭峻,入选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
(五)两次入选教育部“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
《深度中国》课程组,湖北省“新时代中国”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程体系建设(2020-2022年)
《深度中国》课程组,“深度中国”示范思政课推广计划(2019年)
(六)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
1.特等奖
李建国,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思想道德与法治》
2.一等奖
沈昊驹,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3.二等奖
李扬,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现场教学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雷志春,第三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教学竞赛单元”现场教学展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4.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与骨干
教学能手:闫帅(2017年)
教学骨干:邹旭怡(2017年)
(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人物推选活动
1.影响力提名人物
黄岭峻(2017年)
文红玉(2016年)
黄长义(2014年)
2.影响力人物
刘家俊(2015年)
二、省级教学成果、项目、一流课程、获奖等
(一)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1.2024年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负责人:董慧,线下一流课程
2.2023年度
《思政课社会实践》,负责人:沈昊驹,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3.2022年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负责人:闫帅,线下一流课程
4.2021年度
《思想道德与法治》,负责人:梁红,线下一流课程
5.2020年度
《城市与文化遗产》,负责人:夏增民,线上一流课程
(二)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1.2024年
沈昊驹,《新时代伟大成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研究》
2.2022年
李建国,《以“三入四化”法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
3.2020年
成良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融入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体系研究》
4.2018年
谭亚莉,《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究型多元教学模式的研究、设计与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5.2017年
万晶晶,《基于毕博系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
6.2016年
尹倩,《思想政治理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研究》
7.2015年
梁红,《基于“受众细化”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差异化教学研究》
8.2014年
杨金华,《基于经典著作互动导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研究与实践》
9.2013年
杜志章,《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互动教学研究》
10.2012年
黄岭峻,《大学生政治认同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互动教学研究》
(三)省级教学团队与名师工作室
1.省级教学团队
《深度中国》教学团队,入选2020年湖北高校省级教学团队
2.湖北名师工作室
黄岭峻,入选2019年度“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同时授予“湖北名师”称号
(四)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洪明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体系建构与实践》(2013年度)
(五)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
1.特等奖
李扬,第二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雷志春,第二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杜志章,第二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李扬,第一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一等奖
吴漾,第二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竞赛,《思想道德与法治》
文红玉,第一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闫帅,第一届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六)湖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1.第七届
闫帅,思政组二等奖
2.第六届
李扬,思政组二等奖
(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名师示范课堂”
黄岭峻、杨炳祥、闫帅,《深度中国》:峰乎?岭乎?——观察中国的不同视角(2018年)
闫帅,《深度中国》:特朗普时代的中国周边局势安全(2018年)
郭亮,《深度中国》:新土改:中国土地制度的乱与治(2018年)
杨秀实,《深度中国》:从“地矿”到“脑矿”——科技创新如何助力强国富民(2018年)
邹旭怡、刘兴花、闫帅,《深度中国》:乡关何处——“农民工”的前世今生(2018年)
余泓波,《深度中国》:中国式民主政治:民主的民意资源考察(2018年)
尹平,《深度中国》:南海争端背后中国人的海权意识问题(2018年)
邹旭怡,《深度中国》:“后真相”时代的网络空间治理(2018年)
沈昊驹,《深度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2018年)
黄岭峻、李建国、杨炳祥,《深度中国》:返本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与转换(2018年)
杨成林,《原理》:《共产党宣言》:理论价值及当代意义(2018年)
李翔,《形势与政策》:“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2018年)
张德鹏,《纲要》: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018年)
张峰,《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贯彻新发展理念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2018年)
三、校级教学成果、教学名师、获奖、责任教授课程等
(一)华中科技大学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黄岭峻等,《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模式改革》(2021年)
(二)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
1.2024年度,沈昊驹
2.2018年度,黄岭峻
(三)华中科技大学课堂教学卓越奖
1.2018-2019学年度,文红玉
2.2016-2017学年度,闫帅
(四)华中科技大学课堂教学优质奖
李建国(2017-2018学年度)
(五)华中科技大学教学质量优秀奖
1.2023-2024学年度
夏增民,一等奖
2.2021-2022学年度
李建国,一等奖
3.2020-2021学年度
闫帅,一等奖
4.2018-2019学年度
文红玉,一等奖
夏增民,一等奖
5.2014-2015学年度
杜志章,一等奖
(六)华中科技大学教师教学竞赛
1.2023-2024学年
潘博,一等奖
2.2021-2022学年
沈孝鹏,一等奖
3.2017-2018学年
李扬,一等奖
4.2016-2017学年
邹旭怡,一等奖
5.2014-2015学年
闫帅,一等奖
6.2013-2014学年
李建国,一等奖
7.2012-2013学年
沈昊驹,一等奖
(七)华中科技大学2023年本科课程责任教授及教学团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责任教授:刘传春)
《思想道德与法治》(责任教授:李建国)
《深度中国》(责任教授:谭亚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责任教授:夏增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责任教授:董慧)
四、教材编写成果
1.《新时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2024年),主编:沈昊驹
2.《实践、潜润、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2024年),主编:岳奎、沈昊驹
3.《创新潜润认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索》(2020年),主编:胡艳华
4.《启疑·反思·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深化探索(第二辑)》(2017年),主编:黄岭峻
5.《启疑·反思·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深化探索》(2016年),主编:黄岭峻
6.《碰撞共鸣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探索(第二辑)》(2012年),主编:洪明
7.《碰撞共鸣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探索》(2012年),主编:洪明
8.《青春力行之国情观察:行走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思政课堂》(2022年),主编:林桢栋、岳奎
9.《调研中国(2018年:上)》,主编:黄岭峻
10.《调研中国(2018年:下)》,主编:黄岭峻、蔡孝恒
1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BL教学体系》(2017年),主编:杜志章
学院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东七楼(二层)
学院电话:027-87556742(院办) 027-87544455(研究生教务)
027-87557893(人事) 027-87557739(本科生教务)
学院邮箱:mkszyxy@hust.edu.cn